查看原文
其他

学党史铭校史,启航奋斗新征程!

ZK电气211 2022-12-11


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

       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。中国共产党自创始以来,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,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而作为新时代青年、仲园学子,在继承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思想的同时,更应当领悟百年党史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、文化基因、精神动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。


01

学以致用

       大学生学习党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,是加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,是人生幸福美满的特殊源泉。在学习党史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,坚持精挑细选,避免野史当家;坚持实事求是,避免以偏概全;坚持论从史出,避免主观臆断;坚持静心研读,避免囫囵吞枣;坚持全身学习,避免浮光掠影,将百年党史所蕴含的精神与经验,正确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。


联系校史



扶助农工,注重实践

       仲恺农工学校于1927年3月成立,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,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议、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。何香凝先生任首任校长15年,并确定了“扶助农工”的办学定位,提出了“不徒鹜高深学理,而注重实验”的办学方针,以培养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。

      何香凝先生所提出的办学方针,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,做到”学以致用”,并心系广大的农民群体,校门向农工子弟敞开,免收学费,并发放伙食补助,并聘请当时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来校任教。



02

学以致知

坚定理想信念

        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,可以看到前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同选择和艰辛历程;可以感受腥风血雨中革命志士们对信仰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奋斗,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,在这段历史过程中,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、不惧困难的奋斗精神和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,立志当高远、立志做大事的信念被一代一代的传承...我们在深入学习百年党史的同时,更应坚定理想信念,保持思想纯洁。



联系校史


迁移过程中所借的大祠堂——国宝黄公祠


抗日战争期间,学校遭到日军的霸占、改造与破坏,被迫辗转多地艰苦办学。

迁移过程

1937年

从学校原址迁移至佛山南海县西樵山。

1938年

迁至中山县南屏乡。

1940年

2月迁至澳门,同年9月则坐落韶关乐昌西乡桂花村并在那里坚持办学长达3年9个月,度过了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岁月。

1943年

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。并奉省政府令,迁校于云浮新兴县,在途中,新兴沦陷。师生分避云浮县宁波乡西区中学及广西贺县等处。同年10月,学校改迁云浮罗定县松朗乡,借一座大祠堂为校舍复学。

1946年

重返广州,并于学校原址继续办学。



历经磨难,不变初心

       仲恺农工学校师生每到一处,都宣传抗日,扶助农工,生产自救,在战斗中学习成长。在经历了九年之多的颠沛流离之后,仲恺农工学校师生才得以重返老校区,但此时的老校区校产破坏严重,处于破产边缘,何香凝在给国民党中央的信中说:“吾党先烈之纪念学校,岂止仲恺学校一间?而独贫贱仅留片瓦之仲恺学校则受摧毁。”学校可谓百废待兴。在后来的六十多年中,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承传统,又不断开拓创新,并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学校规模日渐扩大,但学校依然坚持培养基层工农子弟,走出去的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都很强。同时学校也勇于创新,但依然是注重实践,为农工、为基层提供技术服务。


会议总结




      通过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,展现100年辉煌成果,弘扬党的丰功伟绩,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,我们要把学习党史活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,使学习活动成为凝聚人心、增进团结、求真务实、推进学习工作的过程,永远坚持党的领导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,更是有义务学习党史,继承党的精神内涵,将其应用到工作生活中,并将其传承下去。同时,作为仲园学子,也要不忘初心,继承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思想,在学习过程中,注重实践,不畏艰险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。


END


审核:谭阳

排版:李宇航

图文:网络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